台灣近視病醫學會聲明稿
關於驗光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於2025年1月6日舉行遊行活動,本會鄭重聲明如下:
本會尊重驗光師公會表達訴求的權利,但對於此次主張之「驗光師英文名稱改為Optometrist」及擴大其業務範圍等議題,基於專業分工與公共利益,表達以下立場:
1. 專業名稱改動需符合國內法規與國際標準
根據世界視光學會(World Council of Optometry) 定義,「Optometrist」在國際上通常指完成高階教育與訓練,具備眼疾診斷與治療能力的專業人士。而台灣驗光師主要負責非侵入性的視力檢測與矯正建議,並不涉及醫療診斷與治療,現行「Optician」的英文名稱更符合其專業定位。貿然更改名稱,可能導致國內外對驗光師執業範圍的誤解,損害公共認知與信任,甚至影響病患權益。
2. 擴大業務範圍涉及兒少醫療安全
目前驗光人員法對兒童及青少年的驗光權益已有明確規範,禁止驗光師為6歲以下兒童驗光,6至15歲兒少需在眼科醫師指示教導下進行。這些規定是基於兒童視力問題可能涉及多重疾病因素,需醫師診斷與治療的專業判斷。如擴大驗光師業務範圍,違反醫療法及醫師法,導致醫療延誤,危及兒少視力健康。
3. 更名訴求未能與業務擴張分離
本會注意到,此次訴求已超出單純更改名稱的範疇,涉及業務擴張等議題。根據衛福部說明,歷次研商會議中,驗光師團體始終堅持以「Optometrist」為名稱,並未接受其他符合現行業務範圍的替代方案,缺乏實質解決問題的誠意。
4. 呼籲專業合作,共同維護視力健康
名稱的改變需要考慮到國際標準、專業定位及社會認可度,以避免造成專業間的誤會或矛盾,台灣的近視病防治需要醫療人員依法分工執業,才是維持病患權益的基石。
結語
近視病醫學會再次強調,病患權益與視力健康為首要考量,所有涉及醫療的政策與改變,應基於專業性與公正性。本會呼籲各界在醫療法規的框架下理性討論,攜手合作,共同為國人視力健康努力。
台灣近視病醫學會
發布日期2025年1月5日